點擊數:27572020-07-31 12:28:23 來源: 河北東之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2020,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,宣告了我們現實世界的脆弱,給我們以警醒,讓我們去反省。貌似強大的現代文明,如玻璃般易碎,也如水晶般晶瑩。看也看不清的變數中,如何才能反敗為勝、扭虧為盈?
答案就是不斷學習、終身成長。在脆弱中學習、在脆弱中變得堅強。用成長型思維去看待失敗,用反脆弱的力量去應對脆弱。
疫情雖然阻斷了現實世界的腳步,卻難以阻擋我們精神世界的遠行。通過參加公司組織的線上培訓,我們每個人都收獲滿滿:從公司的使命愿景價值觀,到戰略戰術方法論;從企業的文化組織領導力,到責任擔當和執行;從思維方式到營銷技巧,從團隊自救到招商運營;
等等等等,其中讓我感觸最深,可以說是觸及靈魂的就是終身成長型思維和反脆弱的力量。
世界永遠都充滿著未知,充滿著挑戰,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,我們都應努力從中獲益,努力獲取進步。當我們還是嬰兒時,我們學習走路、說話,跌倒了、說錯了,不會害怕丟臉。后來,我們懂得了更多,反而怕這怕那,止步不前了。為什么呢?因為我們轉變了思維模式。我們的年齡不斷成長,我們的心靈卻固步自封。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,它無關年紀,無論何時,停滯成長,才是最可怕的衰老。既然成長型思維如此重要,那么我們要如何分辨、如何培養這種思維模式呢?
首先,成長型思維模式者,對自我評價:相信能力可以培養,所以對自己的現有水平,他們能以開放的心態評估。其次,對成功的看法:成功意味著拓展自己的能力。而這需要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實現。再次,對失敗看法:即便失敗是痛苦的,但它不能對你下定義。它只是一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。從失敗和脆弱中練就反脆弱能力,讓自己變得更強大。而它的反面叫做固定型思維模式。我們在面對自己不擅長或者未知領域時,習慣性地逃避或退縮。我們會說:我不是這塊料,我沒那個命,我沒有天分。譬如突(今)然(天)被要求在眾人面前分(演)享(講),我會認為自己沒口才,害怕講錯話,害怕失敗。這其實就是一種固定性思維。而最好的應對是把它當做是一次學習的機會,講錯了,只是證明我今天講的不夠好,而不是說我永遠都講不好。那就努力改正,不斷提高。改變思維模式,就能勇敢面對,就能收獲成長,就能走向成功。
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,就是不斷減少我們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過程。第一步叫做接受:每個人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混合體。對固定型思維模式,我們不必感到羞愧。我們首先得承認它、面對它、接受它。第二步,觀察:我們得知道是什么引發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。它什么時候會出現?比如,有的人是在面臨挑戰時,有的人是在努力過程中受挫時。觀察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,明確它出現的原因。第三步,命名:給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取一個名字??梢允且粋€外號、一個電影人物,也可以是你不喜歡的一個人,用它警醒自己。第四步,教育:我們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。當它出現并阻礙我們時,我們得學會和它溝通。需要向它說明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,讓它和自己一起踏上行動的旅程。
事實上,從人的本能來看,固定型思維模式是為了保護自己,讓自己感到安全。但它的方法卻是逃避,而不是解決。所以,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去改造“限制自己的本能”。改變是不易的,有些想法、觀念、認知已在我們的大腦中運行了很多年。改變是痛苦的,我們得和自己的局限、恐懼、脆弱;以及未知作斗爭。
在痛苦中成長,在脆弱中磨練,用反脆弱的力量,去應對一切未知,去擁抱世界的不確定。個人如此,企業亦然。不經歷風雨,怎會見彩虹;不經歷磨難,怎會堅信念。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抱此信念,在企業中成長,和企業共同成長!